
1935年6月的一个清晨,国民党士兵押解着一名特殊囚犯来到中山公园。这名囚犯身着朴素:黑色中式对襟上衣,白色及膝短裤,搭配黑色布鞋和线袜,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。
在公园的空地上,囚犯双手反绑却挺直腰板,神情从容镇定,眉宇间透着一股凛然正气。这时,一名摄影师悄悄举起相机,定格了这个瞬间——这成为这位特殊囚犯生命最后的影像记录。
行刑时刻到来,囚犯被押往两华里外的刑场。面对死亡,他平静地环顾四周,对刽子手微笑道:这里风景不错。随着一声枪响,他的身躯缓缓倒在血泊中。
时光流转到次年清明,盘龙岗的山主程椿生扫墓时,意外发现自家祖坟下方五米处多了一座无名新坟。作为山主,他在坟旁竖起木牌,声明此山属程家私有,要求迁坟。但奇怪的是,这座坟多年来无人祭扫,也未见迁移。经多方打听,程椿生才得知这是国民党36师秘密安葬的一个要犯。
展开剩余51%这座孤坟在盘龙岗静静矗立了十余年,直到1951年中央调查组前来寻访。程椿生立即联想到那座无人问津的荒坟,亲自带领调查组前往查看。在长汀县长主持下,工作人员开棺验尸,发现棺木已部分腐朽,遗骨大多风化,但头骨保存完好,还发现了五枚白色纽扣。
随着调查深入,一个惊人真相浮出水面:这座荒坟的主人,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烈士。遗骸经处理后暂存于长汀县政府,而那五枚纽扣被送往北京由亲属辨认,最终确认了烈士身份。
为了寻找瞿秋白遗骸,调查人员付出了艰辛努力。他们辗转找到当年参与收殓的四位民工,其中唯一健在的张永福回忆说,当时听到士兵议论今天处决了共党大人物。根据这条线索,调查组又找到了当年为瞿秋白拍摄最后照片的照相馆老板赖韶九。老人清晰记得,36师军官让他拍摄了两张照片:一张在公园亭前,一张在刑场。次日取照片时,军官无意中透露了死者就是瞿秋白。
这些珍贵的口述史料,最终帮助确认了烈士的最后安息之地,让英雄得以魂归故里。
发布于:天津市杭州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